为深入践行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—2035 年)》中 “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”的要求,推进“周恩来班级”创建走深走实,近日,经济与管理学院2024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4班学子走进上海周公馆与中共一大会址,以主题志愿服务为载体,将周恩来精神传承与红色文化传播融为一体,在知行合一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,相关事迹获上海热线、上海新闻在线等媒体专题报道,为高校红色育人实践树立了鲜活典范。


红色地标作课堂,精神传承入血脉
在上海思南路 73 号的周公馆,这座 1946 年国共谈判时期中共代表团驻地,学子们以“讲解员”身份活化传承周恩来精神。当遇到外国游客时英语专业素养突出的同学主动上前,介绍周恩来总理如何在这座小楼里与国际友人交流,争取世界对中国和平民主事业的支持。外国友人由衷赞叹:“Your explanation has truly helped us understand the great international vision of this extraordinary statesman!”这不仅是对学子们传播工作的肯定,更是红色文化跨越国界的精神共鸣。

移步中共一大会址,这座承载着“开天辟地大事变” 记忆的红色地标,成为学子们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。志愿者们围绕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初心使命”主题,以展厅内的百年文物、珍贵影像为依托,用清晰易懂的逻辑勾勒历史脉络。恰逢一批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游客参观,同学们将厚重历史转化为生动叙事,还结合当下中国的发展成就,让外国游客更直观地理解“初心”的时代延续。多位外国游客也纷纷称赞学子们的专业素养与热情态度,认为这样的讲解让遥远的历史变得可感可知,搭建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知行合一育新人,青春寄语映担当
志愿服务接近尾声时,学子们自发聚集在纪念馆“初心墙”前,一张张便签纸写下新时代青年的赤子之心: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,为民族之复兴而奋斗”“愿以吾辈之青春,护卫这盛世之中华”“清澈的爱只为中国”。

作为班级“周恩来班级”创建的关键实践环节,此次红色志愿服务构建了“理论学习—实践体验—价值升华” 的育人闭环。学院2024 级大数据与会计4班同学们在“传播者”与“学习者”的双重角色中深化理论认知,在服务社会中锤炼政治担当,真正让周恩来精神中的忠诚、奉献、担当品格渗进血液、浸入心扉。
上海热线链接:
http://www.bagew.cn/article/202511/1446196.html
上海新闻在线链接:
http://www.shxwzx.cn/xinwen/9421840.html